先前一篇拙作,與大家分享關於煎堆的點滴回憶及一些資訊,文中引用了廣州古老童謠其中一句歌詞:「煎堆轆轆,金銀滿屋」,其實童謠的下一句,便與這篇的主「角」相關。
撰文:見習校對
鳴謝:G恩、Steven Kwok提供圖片
煎堆轆轆,金銀滿屋;
油角彎彎,家財百萬!
這篇【筆觸想味】的主「角」,便是廣東人過年必備的油角。
油角,又有人稱為油角仔,是一種以花生、芝麻、砂糖為餡料,外皮鬆脆,賣相如同北方餃子的食製。而筆者,則慣於稱這款食物為「酥角」,原因於本文下方再述。
如遇上水準合心意的「酥角」──即是賣相絕不油膩,色澤金黃,入口先「脆」奪人,繼而帶來鬆化之感,內裡的餡料達七、八成滿,而餡料味道甜而不膩,還要帶有碎花生的香與脆,吃罷不會讓人感到喉嚨乾涸或不適,要是遇上此等水準,筆者一吃絕對停不了!
之所以稱為「酥角」,只因祖母每逢農曆新年前後,會製作兩種不同的油角,好奇的筆者一直問不出所以,於是,只好用自己的方式去區別。
於筆者而言,「酥角」是外皮脆而鬆,餡料是砂糖、花生和芝麻組成之物;而油角,即是祖母以新會話說的「角仔」,則是一種外皮軟身,餡料以紅豆為主的食製。
對於這種「角仔」,坦白說,多年來筆者只吃過兩次,只因賣相油膩,外皮入口「煙韌」,而紅豆餡則太甜。每逢農曆習俗「開年(即大年初二)」必見,祖母例必依照傳統進行「開鑊」儀式,泡一大鍋油去炸食品,「角仔」是主角。據她所說,新年要求好意頭,在昔日農民社會,油是珍貴之物,代表豐足,廣東人亦寓意「有油水」,即是可賺到更多錢的意思,所以,開鑊一定要以大鍋油去炸食物。
其實,依多年來觀察所見,未看到祖母、家母或家父會吃這種油膩的「角仔」,不過,仍然記得祖母在新年期間,每次有親朋到訪,她也會奉上「油角」,究竟是否有甚麼寓意,請恕筆者無法詳述,只記得人家總是滿心歡喜的拿著吃。
直至現在,筆者長大了,卻一直搜尋這種「角仔」的典故,可是不得要領,甚至連相片亦難找到,要是有讀者知道的話,歡迎告訴筆者。
搜食狂人呼籲:本文純屬作者個人主觀,建議大家抱平常心看待,敬請留意!如對本文內容有任何疑問或意見,歡迎到《搜食狂人》的Facebook粉絲專頁(網址:www.facebook.com/fooddiscuss.fans)留言。
撰文:見習校對
鳴謝:G恩、Steven Kwok提供圖片
G恩家中自製的油角。(圖片由G恩提供) |
煎堆轆轆,金銀滿屋;
油角彎彎,家財百萬!
這篇【筆觸想味】的主「角」,便是廣東人過年必備的油角。
油角,又有人稱為油角仔,是一種以花生、芝麻、砂糖為餡料,外皮鬆脆,賣相如同北方餃子的食製。而筆者,則慣於稱這款食物為「酥角」,原因於本文下方再述。
如遇上水準合心意的「酥角」──即是賣相絕不油膩,色澤金黃,入口先「脆」奪人,繼而帶來鬆化之感,內裡的餡料達七、八成滿,而餡料味道甜而不膩,還要帶有碎花生的香與脆,吃罷不會讓人感到喉嚨乾涸或不適,要是遇上此等水準,筆者一吃絕對停不了!
之所以稱為「酥角」,只因祖母每逢農曆新年前後,會製作兩種不同的油角,好奇的筆者一直問不出所以,於是,只好用自己的方式去區別。
於筆者而言,「酥角」是外皮脆而鬆,餡料是砂糖、花生和芝麻組成之物;而油角,即是祖母以新會話說的「角仔」,則是一種外皮軟身,餡料以紅豆為主的食製。
除了自家製之外,亦可在坊間購買,圖中的油角(左)與豆沙燒餅(右),為深水埗老字號──八仙餅店的出品。(圖片由Steven Kwok提供) |
對於這種「角仔」,坦白說,多年來筆者只吃過兩次,只因賣相油膩,外皮入口「煙韌」,而紅豆餡則太甜。每逢農曆習俗「開年(即大年初二)」必見,祖母例必依照傳統進行「開鑊」儀式,泡一大鍋油去炸食品,「角仔」是主角。據她所說,新年要求好意頭,在昔日農民社會,油是珍貴之物,代表豐足,廣東人亦寓意「有油水」,即是可賺到更多錢的意思,所以,開鑊一定要以大鍋油去炸食物。
其實,依多年來觀察所見,未看到祖母、家母或家父會吃這種油膩的「角仔」,不過,仍然記得祖母在新年期間,每次有親朋到訪,她也會奉上「油角」,究竟是否有甚麼寓意,請恕筆者無法詳述,只記得人家總是滿心歡喜的拿著吃。
直至現在,筆者長大了,卻一直搜尋這種「角仔」的典故,可是不得要領,甚至連相片亦難找到,要是有讀者知道的話,歡迎告訴筆者。
搜食狂人呼籲:本文純屬作者個人主觀,建議大家抱平常心看待,敬請留意!如對本文內容有任何疑問或意見,歡迎到《搜食狂人》的Facebook粉絲專頁(網址:www.facebook.com/fooddiscuss.fans)留言。